绰有余暇的成语故事


绰有余暇

拼音chuò yǒu yú xiá

基本解释绰:宽,缓;暇:空闲。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

出处《北史·魏收传》:“我绰有余暇,山立不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绰有余暇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绰有余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草偃风从
革风易俗
谨小慎微 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
高耸入云 刘伯承《回忆长征》:“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,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。”
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论黄数白 明·丘濬《投笔记·投笔空回》:“笑弩骀言不逊,论黄数白不堪听。”
堂堂一表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洒家,堂堂一表,凛凛一躯,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,终不成只这般休了!”
压岁钱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,散押岁钱、荷包、金银锞,摆上合欢宴来。”
晓以大义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第十四篇:“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,合欲晓以大义。”
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